对外经济贸易大学EMBA项目介绍banner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EMBA > 关于项目 > 发展历程

发展历程

 
1982
特色创系 开创先河 1982—1991
◎1979年,由北京对外贸易学院领导徐世伟率领、张定令等教授参加的外贸教育代表团出访美国、英国和日本,了解到国外管理教育的发展趋势,为建系打下基 础;改革开放初,外贸部所属各专业总公司最早与国际市场接轨,三资企业在中国萌芽,急需懂得市场经济的管理人才,我校由此成为国内最早创建国际经济(企 业)管理系的高校。 ◎1982年5月,北京对外贸易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前身)国际经济管理专业正式成立,简称五系,首届学生为国际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主要目的是培养师 资。 ◎美国MBA教育体系、原版英文教材、全英文授课与考试,加上一批外国教授和归国学者,这一切,构成了八十年代初中国教育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开创了国内 管理学界引进西方教育体系、原版教材和全英文授课之先河。
首届系领导班子:
系主任:张定令
副主任:胡鹤年、高国沛
党总支书记:刘日生
◎张定令教授,1947年在美国获得工商管理博士学位;胡鹤年教授,1948年在美国宾州大学沃顿商学院获得MBA学位;高国沛教授曾在中国驻英国使馆商务处工作多年,在英语和商务实践方面有高深造诣;李志伟教授在芝加哥大学获经济学博士。
◎张定令教授提出:“大家对什么是管理专业的认识还不一致。我认为专业课要尽量用外语教材,至少用英语教材;这个系的目标是培养微观的管理人才,要把外语 和专业课结合起来,要引进外国教材;工具课包括:会计、统计和计算机应用;专业课应设:组织、人事、财务、生产等管理课程,还有市场经营管理,市场预测与 战略;要加强国际方面的管理;但目前还不能全面开花,力量是有的,但有很多课程还没有人开,外贸专业课程,还是要学;第一是培养师资。”
第一代创业者的思想,奠定了管理系卓越的基调。


1983
特色创系 开创先河 1982—1991
◎国际企业管理专业本科生(60人)和会计学专科生(40人)入学。
◎管理系成立五个教研室:数学、会计、统计、企业管理、销售学;共有教师30名。
◎系领导强调英语授课的重要性,头两年要把英语基础打好,然后过渡到外语与业务的结合;并强调:“外语是我们的生命线”。
◎李志伟教授在给师资班和研究生授课中全部用英文讲授,所用教材均系英文原版,即由美国人编写的Economics(经济学)。他是新中国较早使用外文原 版教材并用英文讲授经济学的教师。这位早年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博士指出:“经济学,是关于市场经济的学问,不分东方、西方;搞工商管理教学,主 要应该学市场经济;管理系的课程,必须搞外国的微观经济学。”他认为,用外文原版教材,加上教师用英文讲授专业课,我校是有这个便利的,我们是全国仅有的 国际贸易专业加外语水平高的重点学校。
◎美国商务部和国家经贸委联合开办(大连)企业经理培训中心,即国内第一所在职高级经理培训学校,张定令教授和罗真 教授先后任教务长,部分课程借鉴了管理系的课程。
◎管理系第一批中青年教师被送到欧美攻读学位或进修,其中涌现了许多优秀的学者和卓越的企业家,如新桥投资的董事总经理单伟健。
◎师资培养采取开办师资班和培养研究生的途径。


1984
特色创系 开创先河 1982—1991
◎北京对外贸易学院更名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管理系仍简称五系。
◎8月,高国沛教授接任第二任系主任,系副主任为陆祖汶等。张定令教授因年事已高退出系领导班子。
1984年五系领导班子:
系主任:高国沛
副主任:胡玉珍、陆祖汶、马春光、王学群、徐子健
党总支书记:向广宏
党总支副书记:魏新德、孙宪萍
◎营销专业罗真教授招收了管理系成立后的第一个营销专业研究生。罗真于40年代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她是新中国第一批研究营销学以及引进西 方营销学课程的专家之一,于1982年出版了国内第一批营销学教材之一《销售学原理与应用》,并随后出版了专著《市场决胜之策》一书,在国内影响卓著。
◎美国西东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南卡罗来那大学管理学院的国际企业管理专业、纽约大学国际企业管理专业、乔治?华盛顿大学工商 管理学院、美国国际管理研究生院与我校管理系开展了频繁的学术交流,这些学院的许多著名教授都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名誉教授。


1985
特色创系 开创先河 1982—1991
◎管理系进一步明确研究生教学改革方向,设四个主修方向供学生选择:会计及财务管理;国际企业管理;国际市场经营管理;统计与管理科学(数量分析)。要求 学生在专业方面:1.扎实掌握英语;2.扎实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的科学方法;3.深入了解国际企业管理的科学理论;4.在全面掌握企业管理理论和技能的基础 上,对其中某一方面要有所侧重。
◎销售学教研室参加由经贸部和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联合举办的销售学培训班,探讨了销售学课程设置计划,并提出:我系学生在学了统计、会计、管理、计算机等 基础课程后,将必修基础销售学、国际销售学、市场预测和销售策略几门课程。在四、五年级,可选修广告促销学、销售调研和工业品销售学等课程。
◎对外交流进一步加强,邀请了许多外国教授来华授课。与此同时,管理系每年都要派出相当比例的教师到世界一流的管理学院进修、授课、担任访问学者。


1986
特色创系 开创先河 1982—1991
◎首届会计学本科开始招生。
◎会计教研室彭玉书教授,1951年即在我校任教,被称为“新中国外贸会计专业教师第一人”,曾接受苏联专家亲自指导。他坚守外贸会计的阵地,于1963年编写出第一本外贸会计教材。改革开放后,会计专业日益重要,他到外贸企业搜集资料,于1981年出了新版教材。
◎从1986年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会计与财务管理学科在国内开始产生影响。由于全面引进了美国会计学体系和教材,使得八十年代中期的学生所学的专业知 识,远远超越当时的中国实践和国内大多数同类院校。然而,当时的这一教育体系,也曾经备受质疑。质疑者的担忧是超越现实太多,恐怕不能与实践接轨。但随后 不久国家进行了会计制度的改革,依据的蓝本主要是美国的会计准则,国际经济管理系的学生们超前学习的优势一下子凸现了出来。即便过去了二十年之后,当国家 颁布了新会计法之后,当初的毕业生也不会有多少落伍的感觉。
◎1986年,国内学术界思想空前活跃,人们广泛积极地探讨经济体制改革等重大问题。在学生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比较浓厚。
◎同年6月30日,营销学专家菲利普?科特勒(Philip?Kotler)教授来我校发表演讲,发布其新的营销学说,阐述营销学的发展前景。


1987
特色创系 开创先河 1982—1991
◎国际经济管理系更名为国际企业管理系。更名意味着原先比较宽泛且容易被人理解为宏观经济管理的特征得到纠正,教育的方向明确定位为微观经济组织——企业管理人才的培养。同时专业名称变更后仍保留了国际化的特色。
◎随着系名的更改,专业课也作了相应调整。当年,系主任高国沛教授主译和审校的140万字科技专著《中国建筑史》和《中国纺织史》荣获国家图书奖。这两本书是第一批由中国人自己翻译的关于建筑和纺织方面的长篇科学巨著。
◎营销专业1987届研究生张景智的论文获研究生论文一等奖。他在罗真教授的指导下做了大量学术研究,他的《国际营销学教程》在全国财经高校中相当畅销,第一版印刷二十多万册,第二版仍然被全国多所大学用作研究生和本科生教材。


1988
特色创系 开创先河 1982—1991
◎11月28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得到美国纽约州教育厅董事会承认。该机构的承认意味着全美所有大学的认可。这不仅在中国同类院校中绝无仅有,即使发达国家的同类专业如果不是具有相当高的水准,能得到这样的承认也属不易。
◎美国纽约州教育厅董事会主席马丁?贝瑞乐教授专程来我校代表该权威评估
★该学科的教学计划已具国际水平,可与美国名牌大学商学院相近学科相媲美;
★该学科所用教材不少为英文书写,既吸收了外国优秀教材的内容,又结合了中国实际;
★该学科的不少教师能用流畅的英语授课,并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
★该学科的学生英语和专业水平均令人满意,在非英语国家的大学中,几乎没有几所学校的学生其英语总体水平能与之相比。
◎国际企业管理系在介绍本系课程设置的小册子中,进一步强调国际企业管理系的“企业本位”导向和强烈的“国际”观念。还特别强调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国际 企业管理系与其他综合院校管理专业的不同及其特色之处;并鲜明地提出将人、财、物,产、供、销各个专业课程加以结合的思路。
◎管理系首届五年制本科生57人毕业;
◎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三届毕业生累计28人。
1989
特色创系 开创先河 1982—1991
制从五年缩短为四年,1984级和1985级两届企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同时毕业。
◎一项旨在为中国集体培训工商管理教师的联合国贸易中心项目启动。该项目共提供金额300万美元,由外经贸部人教司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分别派遣教师或企业 家赴西方国家培训工商管理课程。至1992年项目截止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共派出三十余名专业教授,企业管理系教师占到总人数近二分之一,其中包括余恕 莲、徐子健、贾怀勤等教师,分赴美、加、英的五所工商管理院校进修交流,多则一年,少则半年。
1990
特色创系 开创先河 1982—1991
◎美国西东大学商学院院长凯利博士来校访问,两校签订1990—1993年合作协议书。进一步加大了管理系与西东大学商学院的学术交流和教师互派方面的合作。 ◎与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管理学院的合作进一步增强。
◎1988级会计本科二班同宿舍的7名男生在“学雷锋,迎亚运”活动中发出号召全校同学节水节电倡议书:“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节约每一度电,每一 滴水……”他们每晚分工到自习室关灯,到宿舍水房拧紧水笼头。全班同学也加入这一行列。不到一年的时间,及时关闭“长明灯”8000多盏,关闭长流水 2000多次,为学校节电近500度。该班赢得学校1990年度学雷锋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开张,新中国的股市掀开了第一页。在国际企业管理系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分析研究资本市场,成了教学内容的一部分。
1991
创先河 1982—1991
,学校与法国国家企业管理教育基金会签署协议,联合在我校举办中法高级企业管理硕士学位班。9月13日,中法高级企业管理干部培训中心(中法国际工商管理 学院前身)首批学员开学典礼隆重举行。法国驻华大使马腾先生与校长孙维炎为中法中心牌匾揭幕,李岚清副部长和法国外贸部部长出席了揭幕仪式。
◎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办公室批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企业管理等五个专业有权开展在职人员硕士学位授予工作。同时,在职MBA项目开始筹备。
◎对外经济贸易部人事教育司召开经贸专业论证会,学校有关领导、教授、专家出席。会上对包括国际企业管理系的国际企业管理、国际会计在内的我校九个本科专业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能性进行论证,充分肯定了上述专业的现有水准和发展前景,并对各专业今后的发展提出积极建议。
◎管理系学生响应北京同仁医院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发起的“为千百万盲人重见光明捐献遗体角膜”的倡议,积极开展宣传组织工作。他们从同仁医院取回志愿卡 600份在校内进行宣传,引起强烈反响,一些兄弟院校的学生也积极加入了这一行列。这一活动体现了90年代大学生移风易俗、造福社会的责任感。
1992
上下求索 继往开来1992—1998
◎马春光教授任国际企业管理系第三任系主任。
◎1992年2月,系领导班子调整后:
系主任:马春光
党副主任:王学群、徐子健
党总支副书记:张卫滨
◎11月10日,国际企业管理系隆重庆祝建系十周年。经贸部人教司司长李水林,财会学会会长陈南生、校领导孙维炎、王林生、初志农、谭建业、李康华,各 系、处领导到会,与全系师生共同欢度系庆。系主任马春光教授、教师代表贾怀勤教授、学生代表刘东海,在会上回顾了建系十年来的教育历程,希望管理系的未来 不断发展。
◎对外经贸大学与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CGA)举行联合开办会计师培训项目签约仪式。加拿大使馆参赞杜安礼、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代表史克特先生、经贸 部财会司司长李凤亭、校长孙维炎出席。根据协议,培训对象为具有一定会计基础和英语基础的在职会计工作人员或教师。CGA提供教学所需的全部教材及100 台计算机,所有课程由CGA派专家担任授课,均采用英语教学,培训经费由CGA提供,学制三年。这是CGA与中国高校第一次开展如此层面的合作。为国际企 业管理系会计学教育的国际化提供了难得的上发展契机。
◎贾怀勤教授的科研成果《对外经济贸易统计概论》在北京市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胜成果评奖中获中青年奖。
◎龚得骧、张建平与夏友富合作的课题研究报告《中国钨及其制品出口经营战略研究》获“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论文一等奖。
1993
上下求索 继往开来 1982—1991
◎5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成为全国第二批工商管理硕士(MBA)试点单位。MBA招生对象为在职的经理、厂长、管理干部和业务人员,实行弹性学制(3年以上)。
◎英国公认会计师协会(ACCA)与国际企业管理系联合举办的会计师高级培训班开学,首期学员40余人。开始了ACCA在中国大陆的第一次合作。
◎我系毕业生徐渭清在ACCA《财务会计》考试中夺得全球第一名。
◎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CGA)与国际企业管理系联合举办的会计师高级培训班开学。
◎我系重新修订《管理学原理》、《国际企业管理》、《财务会计》、《应用统计》、《营销学原理》等课程教学大纲。
◎学校正式批准管理系招收攻读国际企业管理专业的外国留学生。
◎跨国经营理论奠基人,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邓宁(John H?Dunning)教授访问我校并做主题演讲。
◎高国沛教授在美国夏威夷杨百翰大学举行的第三届国际企业管理学术研究会上荣获该校颁发的“杨百翰大学九三学年杰出学者奖”。
◎马春光教授入选校“百达进步奖”。
◎马春光教授入选校1993年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1994
上下求索 继往开来1992—1998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实行校、院、系三级管理体制,国际企业管理系更名为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1994年-1999年学院领导班子:
院长:马春光
副院长:余恕莲、陈淑仁、张新民、张杰
党总支副书记:张卫滨
◎首届MBA开学,共招收学员32人,他们大多是来自外经贸系统中企业和机关中的中高层管理人员。由于良好的西方工商管理教育的积淀,国际企业管理系的 MBA教育质量获得了普遍认可。相对于当时的国内实践,教学内容似乎有些超前,但是,由于学员们主要是外贸系统和外资企业的干部及管理人员,对国际市场前 沿的事务有很好的理解,因此,国际企业管理系的超前教育得到了良好的消化。
◎国家教委有关部门和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对外经贸大学与海南经济合作厅联合举办在职攻读MBA班。我校成为当时国家教委授权的唯一可以开设异地MBA学位班的院校。当期共招收学员50人。
◎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团总支荣获社会实践先进集体称号。几年中共有千余人次参加寒暑期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北京近郊、大中型企业、乡镇企业进行访问、调查,上交考察报告600余篇。
◎余恕莲、张新民、张建平获
“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称号。
1995
上下求索 继往开来 1982—1991
◎我校与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CGA)共同主办“中国职业会计教育”研讨会。CGA代理总裁斯考特,CGA香港分会会长林孝仁以及CGA高级顾问薛寿生 教授、顾问包以德教授和加拿大驻华大使馆官员,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特别顾问李星浩,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副秘书长董晓朝,外经贸部计财司副司长郑学良,中国对 外经济贸易委员会计学会孙振华副会长、校领导孙维炎、黄震华,兄弟高校会计学代表参会;马春光教授和林孝仁会长主持,包以德教授作“开创二十一世纪”主题 发言,张新民副院长做《关于中国注册会计师制度的若干思考》演讲。
◎美国教授Hamrick先生入选国务院外国专家局表彰的年度百名优秀外教。Hamrick教授原是北京吉普公司总裁,自愿来到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教书,在每月领取3000元人民币的情况下,个人出资为学生采购了大量国外原版教材。其精神和教育水平令学生们敬佩不已。
◎外经贸部与学校合办的“全球商业管理高级管理人员研讨班”举行开学典礼。该班由美国哈佛商学院5名教授担任主讲,由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承办。 ◎马春光院长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进行讲学,在该校当年的学生评教中,马春光教授的教学水平获得了最高评价。
◎自1995年至1997年期间,学院与哈佛商学院联合为外经贸部的企、事业单位培训了200多名高层管理人员,每年均有数十名外贸总公司和企业集团的总裁、总经理参加为期两周的“全球高级经理培训班”。
1996
上下求索 继往开来1992—1998
◎6月,国家教委同意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国际贸易、国际经济法、英语(经济贸易)和国际企业管理学科列为“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从而确立了四门重点学科在国内同学科中的地位。
◎学校确立了15门校级重点建设课程,国际工商管理学院的课程数占到了1/3。它们是:国际企业管理、管理学原理、营销学原理、会计学原理、应用统计。 ◎受外经贸部和美国商务部委托,对外经贸大学举办首届中美管理培训研讨会,共有来自中美双方数十家管理学院和大型企业的250余名政府官员、大学校长、院 长和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参加会议,探讨中美双方联合进行管理人员培训和工商管理硕士(MBA)教育的办学途径。
◎我校和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CGA)联合举办的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培训班举行首届毕业典礼。外经贸部部长助理安民、人事司司长王俊杰、计财司司长袁群、 我校孙维炎校长、黄震华副校长、加拿大驻华使馆发展参赞、商务参赞、CGA董事长、高级副会长、亚太地区分部主任、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负责人、兄弟院校同 行、CGA学员和在校会计专业学生参加。马春光院长和CGA亚太地区分会主任林孝仁教授主持。加拿大总理让?克雷蒂安专门为中国首届加拿大注册会计师毕业 生写来贺信。会上颁发了优秀毕业生金牌和银牌奖章。4名学员通过规定的8门课程考试,获得加拿大注册会计师证书,成为我国第一批加拿大注册会计师。
◎11月,张建平副教授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五届全国高等院校优秀青年教师奖”。
1997
上下求索 继往开来 1982—1991
◎首届MBA学员毕业。毕业生里,涌现了一批卓越的人才,如现任海关总署副署长龚正,国家节能投资公司总经理王小康等。
◎4月,乔治华盛顿大学的Philip
Grubb教授来校讲座,并在讲座中准确预测了日后发生的亚洲金融风暴。他是对外经贸大学聘请的第一批名誉教授,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不少老师受益于他提供的奖学金前往该校进修,归国后为学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6月,我院建立本科市场营销专业,营销学教师脱离管理学系成立了营销学系。9月正式招收了该专业第一批本科生。
◎本院14个课题组负责人签订211工程项目建设合同。
◎张新民副教授获ACCA会员资格,成为当时中国大陆唯一一位拥有该资格的现职会计学教师。
◎由国际工商管理学院研究生组成的两支对外经贸大学代表队在第十五届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GMC中国赛区)中分别获得冠军和季军。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同意按照已经签署的中法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协议在中法学院开设“企业管理”研究生课程。
◎学生举办“致香港1997”系列活动,纪念香港回归祖国。

对外经贸大学EMBA点击申请 法国兰斯零售管理硕士在线咨询

招生信息
我校在职MBA项目
EMBA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