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乃企业生存之基石,城市进步之底蕴,亦是国家竞争力之核心体现。2025年9月,在全国第48个“质量月”之际,当“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促进质量强国建设”的主题声浪传遍神州大地,荆州这座工业重镇,正以一批质量标杆企业的实践,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答卷。从汽车转向系统的精密制造到石油机械的硬核创新,荆州恒隆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与中石化四机石油机械有限公司,凭借对品质的极致追求,不仅荣获荆江质量奖的殊荣,更成为行业内质量管理的“教科书”,为更多企业指明了“以质取胜”的前行方向。
踏入荆州恒隆的厂区,“改进在于持久、品质成就未来”的质量方针并非仅是悬于墙上的标语,而是融入生产每一个环节的行动准则。在全自动生产车间内,机械臂精准舞动,48秒就能产出一根滚珠丝杠,其误差精度仅为头发丝的1/5——这样的精度,是恒隆对“品质”二字最直观的诠释。MSG总装车间里,六条自动化装配线有条不紊地运转,图像识别防错、取料感应、工序互锁等防呆防错技术如同“火眼金睛”,将装配不良率降到最低;生产追溯管理系统则像一条“全链路监控绳”,从原材料入厂到成品出厂,每一个环节都可查、可溯,确保问题无处遁形。
“我们的目标是‘零缺陷’。”恒隆集团质量总监吴远远的话语中透露出坚定。为了这个目标,企业构建了独特的“三维九步法”质量管理体系,启动“零缺陷工程”。十余年间,客户端不良品率(PPM)从2005年的1429骤降至如今的10,这样的跨越并非偶然,而是日复一日对细节的打磨、对流程的优化。过硬的品质,让恒隆赢得了国际市场的青睐——MSG与REPS板块成功拿下法国雷诺集团出口定点项目,2024年国际出口量占总销量的40%,稳稳坐实MSG产品国际领导者的地位。如今,恒隆正加速推进智能制造与质量管理的深度融合,要让“荆州造”的汽车转向系统,为全球汽车产业注入更多“中国精度”。
如果说恒隆代表了荆州制造业的“精密之美”,那么中石化四机石油机械有限公司则彰显了荆州重工业的“硬核实力”。在“四机企业文化陈列馆”里,“世界首台”“国内一流”的产品模型琳琅满目,“中国石油钻采设备制造专业十强”“中国机械500强”的牌匾熠熠生辉,每一件展品、每一块奖牌,都诉说着四机对“品质卓越”的坚守。作为国内少数能全面覆盖钻井、采油设备的综合性专业制造厂,四机从诞生之初就将质量管理刻进了企业基因,走出了一条“以创新促进步、以技术立优势、以品质赢信赖”的发展之路。
“顾客至上,质量第一,不懈努力,永居领先”,这十六字方针是四机的质量承诺,更是全员行动的指南。公司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将质量管理贯穿于设计、生产、服务的全过程:在设计源头,工程师们反复优化方案,从根本上提升新产品质量;在生产环节,“四链管理”强化特殊工序把控,质量防错规范全面落地;面对质量问题,“双归零”管理确保问题不重复发生,不合格品“三不一创”(不接受、不制造、不流出,创优质产品)原则成为不可逾越的红线。正是这样的全员共识与严格执行,让“石油四机”的品牌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十四五”以来,公司订货量持续攀升,产品在国家页岩油气示范区、“深地工程”等国家级项目中屡破世界纪录,不仅覆盖全国陆海油田,更出口至40多个国家和地区,让“中国智造”的石油机械走向世界。
荆州质量标杆企业的实践,并非孤立的个案,而是城市深耕质量强市战略的缩影。自2011年以来,荆州市设立荆江质量奖,已成功举办6届,20家次获奖企业均为行业领军者,它们的产品市场占有率高、品牌知名度响,质量管理水平位居全国前列,成为荆州递给外界的“闪亮名片”。如今,第七届荆江质量奖评选正在进行中,这场评选不仅是对优秀企业的表彰,更是对“质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通过挖掘更多质量管理有特色、质量提升有成效的企业,荆州正培育起一批又一批高质量发展标杆,推动产业建圈强链,为“建设先行区、当好排头兵”筑牢质量根基。
从恒隆的“零缺陷”追求到四机的“品质缔造品牌”,荆州企业用实践证明:质量不是一蹴而就的偶然,而是长期深耕的必然;不是孤立的环节,而是全员参与的系统工程。在质量强国建设的浪潮中,荆州正以这些标杆企业为引领,让“以质取胜”成为更多企业的共识,让“荆州品质”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书写更多属于中国制造的精彩篇章。